裝修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,就算是材料合格、施工規范,在裝飾過程中還是會出現問題,施工方和業主之間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都是產生一些分歧,這些分歧有可能就是裝修中的誤區,一起看看我們常見的裝修誤解有哪些。
誤解:剛買的實木地板和經銷商提供的樣品看起來不太一樣,而且地板板塊之間也存在紋理和顏色差異,這是屬于商品的質量問題。
實木地板從里到外都是天然的,因此在紋理和顏色上存在一定差異是正常的。擔心這個問題的消費者,可以先選擇一兩塊滿意的地板作為樣品,然后再以此為標準,在合同中約定色差的相關事宜,這樣經銷商會選擇和樣品紋理、顏色更為相近的地板,不過價格也可能因此提高30%左右。
誤解:鋪裝的地板有明顯縫隙,說明工人技術有問題。
如果室內溫度、濕度變化太大,地板體積就會發生膨脹或收縮,在地板板塊之間、地板和墻面之間預留一定的縫隙,可以避免地板因膨脹而導致起翹等變形情況。
根據國家相關規定,地板和墻面之間的伸縮縫必須在8-10毫米之間。國家并沒有規定板塊之間伸縮縫的大小,因為地板材質不同,其膨脹系數就不相同,需要預留的伸縮縫大小也不盡相同。地板密度越大(通常情況下,密度越大的地板越貴),其體積膨脹系數越小,所以預留的伸縮縫就越小。
誤解:櫥柜臺面開裂肯定是材料不合格或者施工不當造成的。
不管櫥柜臺面是什么材質,都有可能因為材料的熱脹冷縮而導致臺面接縫處開裂,如果是兩種不同的材質結合在一起,開裂的可能性要更大?梢酝ㄟ^在接縫處下面增加一層相同材質的襯板,襯板長度和臺面寬度相同,襯板寬度在5厘米左右,這樣可以減少開裂的可能性。
誤解:墻面開裂肯定是施工不當或材料不合格造成的。
施工不當固然是造成墻面開裂的原因之一,但是墻面開裂也有可能是其他原因造成的。建筑物本身變形,如建筑地基下沉;室內溫濕度變化太大,都會造成墻面(體)開裂的現象,預防的最好辦法就是在刷漆前貼層牛皮紙或者網格布,減少墻面開裂的可能性。
誤解:商家為了多掙錢就在柜門四周加金屬框架。
一般情況下,柜門只有一邊和柜體連接,相對來說,柜門處在自由狀態,受到外力的牽制小,木制柜門變形的系數大,因此在一些大型木制柜門四周加金屬框架,以減少其變形的可能性,是有必要的。
當木制柜門的高(長)度超過200厘米,或者寬度超過50厘米,建議對木制柜門進行加固處理,以減少其變形的可能性,也可以在柜門門板之間加鋼襯,但是如果鋼襯太薄,起到的作用就不大,因此最好的辦法還是在柜門四周增加金屬框架,不過柜門價格要翻一倍左右。
誤解:現場手工制作的木制門扇出現開啟不便、關閉不嚴、飾面k>;板材開裂、釘帽外露等問題,要么是材料質量不合格造成的,要么是施工不當造成的。
這些問題主要是因為木制材料體積發生變化造成,室內濕、溫度、通風和光照情況是重要的影響因素。在施工時,可以先將木料放置在室內一段時間,使其適應新的環境后再施工,同時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控制室內的溫、濕度。
這些都是我們最明顯的裝修誤解,了解這些存在的誤區,打造完美家裝。
人們憑借知識、經驗,會對事物產生自己的理解。沒有裝修經驗的人,對裝修也有著自己的理解,但這種理解往往會與事實產生偏頗。譬如有些人認為:裝修出來的房子會像效果圖一樣漂亮,使用環保建材甲醛就不會超標,裝修預算就等于實際花費……這些都是常被業主誤解的事兒。
效果圖≠實際效果
裝修前,很多業主看到設計師給出的效果圖都滿心歡喜,但竣工后,實際效果往往與效果圖相差甚遠。此時,業主難免產生懷疑,是被設計師“忽悠”了?還是自己對裝修期望太高?
效果圖與實際效果間的差距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:其一,色彩差距。電腦中呈現出近乎完美的空間采光,色彩搭配,現實中難以做到。其二,空間的差距。電腦做出圖是以最廣闊的視角呈現出效果,往往比實際空間看起來大很多。其三,軟裝差距。在效果圖中,從一件大型家具到一個煙灰缸,都經過精心搭配,而在現實中很難挑選到和效果圖里一樣的裝飾物。
裝修預算≠實際支出
很多有過裝修經歷的業主會發現,在設計師排尺、出設計方案后,報價看著很合理,但施工開始后設計會不斷更改,費用也隨之增加。到竣工時一算賬,已超出裝修預算一大截。目前,在家裝市場沒有統一預算標準時,實際支出超出裝修預算現象屢見不鮮。
由于施工沒有進行,實際所發生的費用是根據設計要求推算出來的,并不能做到百分百準確。而設計師為了留住顧客,通常按預算浮動最低點報給顧客,實際支出增加也就成了必然。在正規的報價單中,會體現出實際與預期的浮動額度,通常幅度不應超過20%。
建材環!倏諝獠怀瑯
“明明裝修所購買的都是環保建材,但裝好的房子經檢測,甲醛、苯還是超標了!焙芏鄻I主都有過此類經歷。市面中環保建材,雖然有害物質被控制在規定范圍內,但裝修中使用過多也會造成材料的污染疊加。無論您使用的是怎樣的環保材料,裝修后也至少要開窗通風2周以上。